2)第三百五十章 七家外企的攻势!()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利润吗,还是单纯只扣除了生产成本?)

  可以这样说。

  阿斯制药,就是被蟑螂养活起来的一家企业。

  因此大概一个多月前。

  当得知华夏有家企业研发出了第五代吡虫啉并且申请了专利之后,阿斯制药上上下下便高度关注起了这件事。

  毕竟这可是关乎公司命脉的大事件!

  现任社长徳田恭一郎——也就是这个留着卫生胡的小老头儿,更是在“一个螂灭”上市的第一时间,便要求津门的子公司获取样本进行解析。

  结果嘛

  自然是让德田恭一郎本就有问题的前列腺吓得差点儿尿分叉:

  华盾生科真的研制出了第五代吡虫啉,消杀效果是所有第三代吡虫啉的十二倍以上!

  这已经是降维打击的概念了。

  没办法。

  研发就是这样,一代产品面世后,对上一代拥有碾压级的优势。

  但认知归认知,作为一家历史长达一百三十年的企业,阿斯制药不可能束手就擒。

  于是在拜耳、vilosi等公司提出制裁想法后。

  阿斯制药不但双手赞成方案,还亲自充作了急先锋:

  德田恭一郎动用了一些霓虹的政治资源,加速了Nutrie632加入瓦森纳协议的时间。

  实际上。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霓虹企业第一次这样做了。

  当年对具有GAAFET结构的集成电路所必需的EDA软件断供事件中,就可以看到大量霓虹企业的身影。

  因此断供计划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最终还是高效率的成功了。

  甚至当初Nutrien公司发给华盾生科的断供函,其中便有不少出自德田恭一郎之手。

  德田恭一郎记得很清楚。

  在确定FOERDA-T632加入瓦森纳协议之后。

  安速的产品矩阵负责人中条幸博...也就是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很有躬匠精神的男子,还信誓旦旦的对他说过一句话:

  “社长大人,优势は私にある!”

  结果没想到。

  前后短短五十天不到。

  华盾生科便破解了环化精度的问题,每天的产量由万支一下拔高到了近七万支!

  一周之内。

  阿斯制药在华的产品销量便暴跌了32%!

  并且这个跌幅还在不断增加,明显没有触及底部。

  “......”

  想到这里。

  德田恭一郎颤颤巍巍的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药瓶。

  拧开盖子后往掌心抖了两下,手掌往嘴巴上一扣,昂着头将药品吞服了下去。

  “呼........”

  随后德田恭一郎呼出一口浊气,勉强平静下心绪,对中条幸博问道:

  “中条桑,现在华盾生科的那款产品,还有哪个生产环节存在断供的可行性?”

  中条幸博依旧弯着腰,微微抬头小心的看了眼自家社长:

  “没....没有了。”

  “原材料呢?”

  “......只有酰化环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