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5章 下山寻宿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上重名的大有,同名同姓的也不少。”

  “我觉得那海公子书童,不是温良功。”

  ……

  落龙山下,刘平牵着马与公子谈论。

  刘彦听他嘟囔,展望前方山村,说:“天近酉时,现在回去一更天前难入城,不如今夜就在村中借宿。”

  “你说如何?”

  刘平点头道:“也好。明日真要去海门?”

  刘彦笑着反问:“难道海门去不得?”

  主仆口中‘海门’,说的是台州灵江入海之地。

  海口北边是临海县治,海口南边则是海门县治。

  海门县南下二十里,便是台州府城。

  今日山上所遇的六个少年书生皆是海门县人。

  那少年口中的‘海秀才’,就出现在海门县酒楼。

  刘彦下山时与刘平说:“明日可去海门一游,也许有缘遇见那秀才。”

  刘平则暗自觉得‘温良功非亲非故,何故帮他寻失魂?不如告诉那两仙家,叫她们去寻温相公。’

  眼下听公子反问,他便将这话说出来。

  刘彦得知他心思,并不责怪,转扇谈道:“我去海门,并不是只寻温良功。”

  “也想乘舟游江,一游灵江海口,观东海之壮阔,如此不枉来台州一趟。”

  “你所言不无道理,非亲非故,应该各安天命。”

  “但行道之人,不能只安天命,否则就会失道、失去气运。”

  “书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试问如何得道?”

  “得道在于施恩,把恩义送出,结下善缘,不仅得道,亦能养德。遇难之时,便会得助。”

  “文君算我是温良功贵人。”

  “今日游落龙山,巧遇海门书生,从口中得知‘海公子和书童良功’。”

  “这难道不是一种因缘逢会?”

  “《易经》教人用卦,其中的【用】,就在于【主动】。感应机缘到来后,即刻行动、动身!。”

  “这就叫做【逢会而往】,遇上了便是‘际会’,遇不上则‘失会’!”

  “机会是不等人的,站在原地不动,等同把自己囚困于天命之中,失去一切主动,包括机遇。”

  “天行健,君子亦健。”

  “《易》中六十四卦,卦理不同,但无不是‘教人主动,教人顺逆天数’。”

  “包括算卦之人给出的占卜结果,也是教人如何去主动行事。”

  “所谓‘自强不息’,便是‘不断的保持运动’,运动核心则在于‘主动’,不可陷入被动之中。”

  “一旦被动了,就落了下乘。”

  说着这,他收住口中道理,折扇敲打刘平。

  “莫忘了我与你起的表字叫什么。”

  刘平闻公子一番道理,心中豁然开阔,道:“如何敢忘?公子与赐字【自牧】,是叫我【卑以自牧】。”

  “《易》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我当遵守。”

  刘彦相视说:“是该遵守,但不要死守不变。”

  “君子内养品性,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