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七章 奉新宋应星_重生之明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着毛毛细雨,牧凌风乘坐马车从玉兰山行到福州城,已是夜里亥时初刻。

  牧凌风一下马车,翠儿丫头便小跑过来,给牧凌风撑伞:“少爷回来了。”

  牧凌风接过翠儿手中的油纸伞,将雨伞高高擎着,也替翠儿丫头遮着雨。

  牧凌风问:“春寒,为何在门口待着?”

  翠儿道:“夫人说了,少爷今天会回来,所以翠儿就在门口一直等着少爷。”

  牧凌风心道:翠儿这个丫头也真是,单纯执拗。

  此时,正室屠凝和二姨太林茵茵也从内院迎了出来,屠凝拿着一件外披的单衣,二姨太林茵茵则接过牧凌风手中的雨伞,放在一边。

  屠凝:“牧郎,早上有一个举人来找你,我说你在军中未归,让他改日再来。”

  牧凌风:“可有留下名帖?”

  屠凝:“好像是江西的举子,妹妹,叫宋什么来着?”

  屠凝一时想不起早上来拜访的举人叫什么名字,就问二姨太林茵茵。

  林茵茵:“姐姐,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江西奉新人士。”

  屠凝:“对,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江西奉新人。”

  说着,二姨太林茵茵的贴身婢女西儿飞跑着取来了举人留下的名帖,只见名帖长七寸,阔三寸,名帖正中用楷体写着六个劲道的墨字——友生宋应星拜。

  屠凝:“这位宋举人要参观牧郎兴建的农庄,可是农庄一向不对外人开放,妾身就婉拒了。

  牧凌风:“这个宋举人留下什么话没有?”

  二姨太林茵茵:“这个宋举人说,听闻农庄从南洋引入红薯,玉米等栽种,还修建了新式水车,不能一睹,甚为遗憾。”

  牧凌风一开始听林茵茵说是一个叫宋应星的举子,并没有多大在意,直到林茵茵说这个宋应星想去农庄看红薯玉米,参观新式水车,让牧凌风立刻笃定,这个举人就是写出《天工开物》,被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的宋应星!

  什么样的举人会对农业如此感兴趣?只有一个叫宋应星的举人才会有这样的惊人之举,醉心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牧凌风:“宋举人可有留下住处地址?”

  屠凝和林茵茵同时摇了摇头。

  牧凌风:“罢了,罢了,宋应星从江西奉新远道而来,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见,我与宋长庚还是有缘的,有缘定会相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但当年秋前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却名落孙山,直到崇祯初年参加最后一次参加会试也落第,才绝了科举的念头。

  现在是天启五年,宋应星应该是参加京师会试不第,游历到此。这个时候的宋应星还是热衷科举的,只不过一直无法抵挡自己对生物物理探索创造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