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灵感触动(二合一大章)_饲养邪神的调查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但该有的奖励一点都不能少,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和子贡赎人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春秋时鲁国有一条法令,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何解?因为人们总是对一些善举抬得太高,比如人们总是认为,做了好事就不应该要求回报。然后又觉得,他人的完美会凸显出自己的不好,所以索性好事如果不能做到最好,干脆做也不去做。

  如果救济本国公民成了高素质的稀有行为,那就没有人会再去帮助本国公民了。换而言之,如果扶老人成为了高素质的稀有行为,那也不会再有人去扶老人了。所以在疫情面前,那些坚守原则用于承担责任的人如果被不停地歌颂和过度抬高,那反而意味着社会的基调就是冷漠自私的。可是反过来,如果全社会都认为这种坚守和奉献是平凡的,其实这样的社会,一点都不平凡。

  不过反过来说,要不要赞扬呢?当然是要的,重点只是不能“过度”。社会仍然需要正能量,尤其是在新西府这样的地方,来自外部的巨大生存压力让整个社会始终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如果不拉住绳子,压力的发泄就会倒向畸形扭曲的一边。不过赞扬不能过度,新西府的目的是让人们看到“只要做好事、做本职的事情就能得到嘉奖”,让人明白自己也可以做到,让人——心向往之。

  而不是塑造出一个要人抬起头高高仰望、歌功颂德的英雄。

  因为真正的英雄,绝对不是高居于神坛上的,而是存在于每一个平凡之人的心中。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自然要靠社会的引导。关键点并不在于树立道德标杆,不是和儒学理学一样对人进行道德上的苛求,而是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入手。经济基础靠的是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而整顿上层建筑,靠的是法制,良法而治。

  顾南明就出去了一趟,给自己选购了几件新衣服。他这个人在穿衣打扮上属于标准的直男,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不过新西府本来也没多少衣服的款式可以选择,倒是让顾南明少了许多打扮自己的烦恼。

  说起来他真是好久没离开校园了,正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在路上的时候,看着天空中悠悠飘过的白云和安然行走的路人,心中忽然有了些许感慨。

  每一个平凡的日常,其实就是在连续发生的奇迹。

  回程的路上,走着走着,顾南明忽然心中猛地一跳。

  说不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