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记载现代技术的古籍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冬暖阁后,他便命人传召徐光启觐见。

  很快,一直和耶稣会传教士混在一起的徐老大人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冬暖阁。

  “参见陛下。”徐光启行礼参见。

  “赐坐!”朱由检满脸笑容道。

  “谢陛下。”徐光启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和皇帝接触久了,也知道点脾性,因而也放的更开。

  “那些西洋传教士怎么样了?”朱由检问道,这些传教士都是人才,但因为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其他部门不好使用,但是放在徐光启手下正好,这家伙也是天主教会的人,两者有共同语言。

  “已经开始工作了。”徐光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些传教士的到来,真的让他轻松了很多,有些比价专业深奥的工作都可以交代给他么做,自己做好统筹规划就行。

  “陛下,老臣观之,朝廷”说到这,老徐看了眼皇帝,想了想,最终还是换了个对方喜欢的词,“帝国所用历法,经年很久,颇为陈旧,错漏之处不少,故而臣想结合泰西数算之学,和汤若望等人,重订历法。”

  这里所说的历法,就是后世的农历、阴历,在农业社会,历法是非常重要的,上面会标注二十四气节,根据这些气节,农民就能掌握播种收割的时候,以此来指导农业活动。

  而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每过一段时间,大致都是百年以上,历法变回有小幅度的变动,节气时间都会推移,表现出来就是历法不够准确,到了这个时候,就要重新测量,修订历法。

  徐光启要干的就是这个事。

  “朕准了。”朱由检立刻同意,修历法这是好事,怎么可能不同意。说道农业的事情,朱由检就想起了一些关于水稻的事,杂交水稻。

  若论这个时代对农业的研究,无人能出徐光启左右,关于杂交水稻的理念交给他最好了,反正这都是知识性的东西,不叫出来,他自己也不可能去做研究,还不是要带到棺材里去。

  不过,朱由检对这方面也不太清楚,现代人知道杂交水稻的大名,但若不去百度,随便问一个人,还真不太清楚,什么事杂交水稻。

  朱由检也只知道常人知道的那些,什么优中选优,不断遗传,什么两种性状不同的水稻栽在一起,相互授粉杂交等等。

  反正不管对的不对的,说了一大堆,说到后来,他自己都迷糊了,不知道说了啥,但徐光启竟然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皱眉思索起来。

  等对方冲沉思中清醒过来,便奇怪的看着皇帝,这些奇怪的选种知识,他是怎么知道的?

  朱由检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讪讪一笑,道,“这是朕从一本残缺的古籍上看来的,也不知道有用没用,爱卿既然是研究农业的专家,朕就说给你听听。”

  说完,怕徐光启索要这本书,他又补了一句,“那古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