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9章 兵临沂州城下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宁直隶州是运河名城,他依托京杭大运河,成为清末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有‘运河之都’之称,下辖金乡,嘉祥,鱼台三县。

  北军这些天就战略战术,内部争论不休。

  是在济宁城和沂州城下,与陈天华的南军决一死战,力争重创南军呢,还是战略性撤退,进入济南府地界,谋求与泰山府,兖州府等多面夹击。

  这个话题,其实在宋小牛打入兖州地界初始,便在张氏内部,成了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

  张树元的幕僚团队是倾向于放弃沂州城的,在他们看来,沂州守军根本不可能与宋小牛部队相抗衡,与其将最后的一点军力,无意义的消耗在沂州城下,还不如保存其有生力量,先行后撤。

  只要能与济南张怀芝的部队会师,合两张之军力,总计超过十五万的军队,才足以与陈天华的南军,在济南府地界上形成对峙局面。

  只要将战事长期拖延下去,对二张来说,就是胜利。

  张树元个人是倾向于这一战略考量的。

  但问题在于,张树元部队的根基在沂州,张氏族亲内部,大量人员的个人利益也在沂州。

  如果放弃沂州,作为张树元个人而言,他的损失不算大,但张氏其它族人,以及张氏集团内众多的既得利益者,将倾家荡产,一无所有。

  而恰恰就是这些人,是构建张氏在鲁南地区统治的基础,没有这些人的支持,那张树元也只是建在沙堆上的大楼,一推即倒。

  争论一直到南军攻克曹州府的单县,兖州府的峄县等地之后,仍然没有平息。

  等到宋小牛的主力前锋,推进到离沂州不足五十里,随时可以发动对沂州城的攻击之时,双赢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随着陈天华率后续部众抵达沂州城下,这种争论终于戛然而止。

  陈天华亲征,南军的东线精锐倾巢而出,而且在南军攻击序列中,以赣州保安部队为主力的宋小牛,杨善信所部的抵达,这让张氏内部心存侥幸的人,终于闭上了嘴巴。

  宋小牛和杨善信所部,这些年长期跟顽匪,湖匪打交道,能征善战,作风彪悍。

  如果沂州城破,这些家伙进了城,自己的下场会更加凄惨。

  钱财虽然重要,但相比人而言,性命终究要更加宝贵一些吧。

  大家终于达成了统一战线。

  但此时撤退却不是那么容易了,要想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进行这种大规棋的撤退,没有人担负起断后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显而易见,这断后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

  宋小牛和杨善信的南军,都以骑兵为主要作战兵种的部队,想要摆脱他们的追击,就需要有人在沂州城做出拼死抵抗。

  张树元最后选定了自己一手提拔,起于寒门之后的少将军吴成华,来担负这个重任。

  这个时候,想要张氏族人来承担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