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假钞案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间里,盛宣怀成了上海滩上,乃至海内外金融投资界最关注的人物。

  他办通商银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多的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外国洋人们首先反对,这很容易理解,谁愿意多一个分食者?

  英美法德,俄国,日本等列强们首当其冲,纷纷提出只能合资,否则不予支持。

  盛宣怀客气回击道:“和贵国合办银行,体现大清国善意,难道因此本国就不能再开设独资银行了吗?”

  除了应对洋人,他还得面对国内权贵们的反对声。

  首先湖广总督张之洞坚决反对,他在湖广早几年前就设立湖北银元局,铸造银圆流通于湖广和江浙一带。

  通商银行开办,肯定会发行流通货币,甚至是先进的纸币,这对湖北银圆局将造成威胁。

  总理衙门大臣荣禄提出多项反对意见。

  监察御史管廷献上书弹劾盛宣怀。

  ……

  关键时刻,恩师李鸿章枪伤痊愈,走马上任。

  在他老人家的斡旋下,终于在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上海外滩六号大楼,挂出了中国通商银行的营业招牌。

  通商银行总股本金为二百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来自盛宣怀控制的招商轮船局和电报局,七十八万两白银股金,出自李鸿章父子,盛宣怀本人,以及另外几位淮系官员。

  剩余七十二万两白银股本金,来自许多民间商人和钱庄投资。

  银行参照英国汇丰银行的业务管理模式。

  同时,清政府下旨,中国通商银行获得了发行银元券,银元券两种钞票的特权。

  这是首家华资银行首次发行纸币钞票,实行了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意在用本国纸币在大清国土上,与外资银行纸币分庭抗礼,希望大清国的金属控制权,不复为外资银行独家把持。

  说起来都让人心酸得两眼泪汪汪。

  在自己主权国的国土上,开家华商独资银行,发行点货币,还得看洋人脸色,许多国人自己还尚不觉醒。

  真是岂有此理?

  盛宣怀全权委托英国汇丰银行办理纸币印刷事务。

  首次共发行银元券二百三十五万块,分成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票面。

  银两券五十万两,分成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票面。

  初次规模不大,意在尝试与突破。

  大清国流通货币不是大一统,可以说混乱得五花八门。

  因为纸币不是大清国内唯一的流动货币,实物货币和各种银票在市面上的流动,占了大半壁江山。

  二个月前的一天,通商银行上海总行的一楼柜台上,一个钱庄伙计在用银元券兑换实物银元。

  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假钞,十元面值,做得很粗糙,便当众予以没收撕毁。

  过了几天,通商银行其它分行相继发现了假钞,除了十元面值,这次有五元和五十元两种面值。

  马上,上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