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7章 战争决心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以为意,他们要的只是吸引人民军的目光。如果能够调动一部分兵力在这里,第1方面军主力突破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炮声隆隆,几十里外都能听到。

  这里是王永盛37军的111师332团的防地。战前,朝司特别发布了政治动员和作战命令,能否坚守成功就意味着朝鲜战争的最终胜利与否。

  此战决定朝鲜半岛未来之走势,是中国能否争取到十年以上经济发展时间的十字路口,也是中国能否摆脱几十年来被列强欺凌历史的转折点,因此任何部队不得有任何理由丢失任何一块阵地。

  预料到日军的火力将会增强许多,按照日军传统的“一炸二轰三攻击”的进攻作战方式,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在第一轮中无畏的损失,各军各师在前线只预留有限的人马,而在后方安排了大量的预备队,以保证随时有部队进行反冲击,达到固守阵地的目的。

  所以,尽管日军战列舰上的舰炮口径有356MM之巨,每弹也都产生了方圆数百米的大震动,但最终能够打中阵地的数量不多,造成的伤亡也极小。由此看出,人民军修筑的岸炮阵地对其军舰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因为汉江以南都划为军事区,在宽度达十几公里的区域内几乎没有军事人员以外的人进出,所以日军对人民军的布防很难摸清状况,对于人民军的调动情况绝大多数时只能靠望远镜,偶尔有几架侦察机冒险前去侦察,却只见泰山,不见树叶。

  这年代的侦察机性能也不是太好,也不敢低飞,因为陆军完全可以凭借一支步枪就把它打下来。要是那样,人民军在朝鲜的地面上可就创造出“步枪打飞机”的奇迹来,后世朝鲜金家开国领袖的光辉可就被遮盖了。

  不过,这世界已经不会再出现这位能够上天入地的旷世牛人了,连穿越的张汉卿都做不到的事,他行?!

  不过第一舰队却向国内及朝鲜日军司令部发了大捷的电文,他们估计至少消灭了一个团以上的中国军队,理由是这些舰炮的威力足以覆盖这一片区域。

  反正没人查证,但是在远处观察的日军前沿指挥所的报告说看到人民军的调动,这下似乎佐证了海军的说法。以此为根据,日军朝鲜总部认为佯攻已经凑效。

  其实这只是332团为防止日军的进攻而投入的部分预备队,主力部队不见鬼子是绝对不会撒弦的。

  在大连的廖雅权跟在少帅身边时不时地听他“透露”些消息,这是日本唯一能够最快得到的第一手情报了。在张汉卿密谋朝鲜战争的战略时,他有好多天没有出来,这可急坏了陆军情报部的头头脑脑们。他们指示廖雅权抓紧时间取得张汉卿的信赖,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

  众所周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