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9章 征伐之策_贞观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臣以为,此战当水6并用。高建武筑长城以阻挡大唐6上兵锋,可先以水路攻之。联新罗以灭百济,之后在以百济为后,兵分两路。一路自并州而出,一路自百济而去。先以我朝之重臣名将于并州军中,使高句丽以为大唐之主力应从并州一路攻伐,使其疏忽于百济方向。尔后大唐水师从百济登6北上,直捣黄龙,两相夹击。高句丽势必顾不顾尾。而水师自百济登6之后,可留铁甲船于原地游弋,以防新罗有二心。”李靖想了一想,率先说道。

  听了李靖的话,一众将军们都频频颔。

  夏鸿升也是心里高兴幸好征伐高句丽的时间提前了不少,李靖这个开挂般的人物还没有那么的老。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因为李靖太过年老,而没有带李靖出征。李老二的出点是好的,可是这显然是个很大的失误。李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将领,国内国外、高原战、平原战、沙漠战、攻城战、守城战、水战……几乎都有打过且打胜过的经验,可谓是百战百胜。对于攻打高句丽这样的国家,显然李靖能比其它将领更好的适应,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李世民到了贞观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六四四年,才开始征伐高句丽。当时李靖已经七十三岁,身体已经不行,走到半路不得不留下来。李世民自己,也已经四十六岁。他们二人是同一年去世的,都是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六四九年。

  若是二人当中,但凡有一人能够再身体好些,再多活几年,那么彻底灭掉高句丽便不会等到那么晚。

  可是现在,征伐高句丽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十年!

  而如今的大唐,同原本历史上的大唐,又有诸多的不同。不拘是粮草,还是兵备,亦或是百姓的信心与支持,甚至于李世民和李靖的身体,比之原本历史上的同一时间点,都已经有了太好的改观。

  大唐已经比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大唐更加的耀眼了。而高句丽,却仍旧是那莹莹烛火的一点。

  而残烛,安能与日争辉?

  “卫国公之策,微臣附议!”李道宗听完李靖的话,当即说道:“若征伐高句丽,此为万全之策。”

  李靖在军中之威望无人能及,这也是这几年李靖深居简出,甘愿什么都不管,留在军校专心处理军校事物,并为军校学子授课的最大缘由。李世民深知且忌惮这一点,故而这几年里面,不是特别重要的战事,不会动用李靖出马。这是李世民和李靖,君臣之间的暗中的默契。

  因为李靖懂的低调,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威望,来让皇帝产生危机感,所以李世民对其亦善待有加。

  况且,本身李靖提出来的方案,就是目前看来最好的方案了。

  故而很快军中的诸位将军们便一一附议。

  “半年。”最后,李世民一双鹰目缓缓从殿中诸人身上扫过,然后低沉却不容违背的说道:“朕给诸卿半年的时间,做好一应之准备。半年之后,大军行,征伐起!”(。)8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