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险性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荏苒,曾经驱逐蒙元的明军到了崇祯年完全退化了。

  想当年戚继光在蓟镇之时是何等威风,李成梁的铁骑横扫辽东怕过谁来?

  兵书战册大家都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从选兵到练兵再到排兵布阵可谓是经典教材,可是有什么用呢?

  明军文官武将被一个大字都不认得的野猪皮打得丧胆,野蛮人中崛起了一个个文盲名将,读兵书战册貌似然并卵。

  说一千道一万兵书洋洋洒洒数万言还没有“敢战”两个字来得有效,明军现在就是缺了敢战的勇气。

  现在很明显马世龙和吴自勉等等将领的敢战思维被撩拨了一点点,这就足够了,只要他们能够占到便宜没有吃亏,接下来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之纶其实巴不得建奴来硬啃遵化,好让他检验一下五六万军民花了一个多月加固的城防是不是效果非凡。

  他还是个火器专家,连木头大炮这样的奇思妙想都敢去实践。

  遵化城的布防是刘之纶亲自安排,木头火炮配合红夷大炮加上抬枪组织的火力网可以打到二三百步,给沿着城墙根儿的明军骑兵提供火力支援完全做得到。

  建奴、鞑子的骑兵接近到遵化城外围一里就会面临炮火袭击造成伤亡,恐怕用不着绕着遵化追一圈,角色就会互换,如此安排真的能够确保出击部队不会吃大亏。

  刘之纶认为遵化骑兵出城袭击建奴哨马应该是万无一失,他干脆给马世龙、吴自勉下达军令。

  他道:“马经略、吴总兵,本官命令你们各带本部骑兵明天午时出城肃清遵化城外的建奴哨马侦骑并且追击三十里不得有误。”

  刘之纶只不过是个正三品兵部右侍郎,他居然堂而皇之给超一品正一品武将下达命令,是不是很诡异?

  这不奇怪,宋朝和明朝都是以文治武,最后都被蛮族灭了国,恐怕武人地位太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遵化城多了千把“红旗军”的虎狼之师,马世龙和吴自勉心里其实安定了许多。

  他们也知道三屯营城驻守的建奴和鞑子不是很多,现在两军属于战略僵持阶段,明军出其不意率先发难,算计几十游骑应该有十足把握。

  二人乐滋滋领命,他们表态明天会亲自带领家丁参加突袭。

  黄汉来遵化的目的就是准备再打几个便宜仗抢些战马、金银,顺带着让给予“红旗军”打马长安街殊荣的崇祯皇帝一个连战连捷的好印象。

  在赶来遵化的路上,有备而来的黄汉就已经跟麾下商议好了先从哪里下手便宜一把立刻跑路。

  黄汉的麾下就有十几个战士家乡在遵化北一带,他们对这里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制定的行军路线和得手后的撤退线路都经过集思广益认真推敲。

  现在的黄汉胆子比三个月前壮了许多,实力完全不同,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