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襄阳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储的事情是自此定下来了,但对于陈冲来说,要忙的事情还是太多了。

  首先是在行政上的阻力。在皇帝不能全力支持的情况下,陈冲在尚书台内受到极多的掣肘,不再有当年一言九鼎的威力。原本构思成熟的政策,在第一次没有通过的情况下,后面几次议论都被拿到外朝上,除了平白引起一些风波外,果然也没有说定。

  其次才是战败本身的余波。前线无法总结出建业之战具体的伤亡,但朝廷却必须做出相应的安置。阵亡将士的抚恤如何进行?前线的伤员溃兵如何重整?损失的马匹兵甲如何弥补?这些问题都化作案牍,堆在了尚书台的桌案上。而与此同时,尚书台也必须应对春耕、迁民、漕运、察举、考功等事务,即使陈冲将迫在眉睫的事情单列出来,其余事务一律延后,台中官员也难免为此焦头烂额。

  而在朝中议事缓慢的情况下,前线的战事却愈发激烈。此时有四万吴军正在步骘的率领下猛攻合肥,而诸葛亮才刚刚抵达寿春,重新着手布防。淮南此时虽有杜畿两万人坚守,但因为缺少船只和马匹,汉军战意极为沮丧。而更要命的是,淮南出现了春荒,导致盗贼蜂起,四处有乱民流窜,可以说局势大坏。诸葛亮向陈冲上书说,他打算先向青州借粮,同时招抚山贼,等局势安稳下来以后,再可以考虑战况。襄阳那边的形势也不好,周瑜带江陵水师返回荆州后,李恢等人自知不敌,率巴蜀水师返回白帝城。而司马懿原本攻下了当阳、枝江、夷道等地,但在没有水师的情况下,也不敢与周瑜野战,只能收缩兵力,返回宜城一带。此时他上报计划,说汉南不足固守,不如尽迁汉南百姓,而后坚壁清野,只用士家守中卢、襄阳二城。

  诸葛亮和司马懿皆是当世雄杰,在军事上独具慧眼。陈冲赞成两人的意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却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诸葛亮是陈冲弟子,为人淡泊名利,处事又公正无私,自然得到了陈冲无条件的支持。但对于司马懿,陈冲却呈现出一种纠结的态度:司马懿固然是命世之才,多智果敢,但他性情残忍,又城府极深,一旦按他所说迁民固守,整个襄阳都将受其掌握。对于这种局面,陈冲并不能安心,所以必须做一些后手打算。

  这一日,陈冲又到宫中探看天子。在宫中休养了一阵后,天子的精神略微好了些,但身体还是很差。陈冲再见他时,他依旧很瘦,且皮肤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下腹部还生出了肿块。这导致他只能侧卧着,即使坐起也觉得右肋隐痛。宫中的御医说,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陛下得的恐怕不止是心病,还可能是在南征途中,染上了其他的一些疫症。因为尚未查清病因,想要根治更是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