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吴军南奔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回汉军,在司马懿奇袭下相的次日,关羽已率军进驻彭城西南五十里处的相山。十六万大军成蛇形绕山三匝,背水扎营,其军势浩大,旗帜漫山遍野,遮盖林木。山下军马成群,辎车成堆,连营足有二十余里。吴人斥候从未见过如此大军,远远望见便不敢靠近,而后匆匆禀告彭城守将焦触,此时袁熙已去下邳,焦触不敢擅作主张,于是令将士笼城高守,避战不出。

  关羽对此也并不急躁。他深知在兵力优势下,优势方最重要的是不徐不疾,不让敌方看出破绽,胜算就有八九分了,何况他已派出司马懿这一奇兵。故而他一面巡视营中诸部,一面去信询问子行程,打算在收到南面的消息后再做决断。

  司马懿的消息比预计来得晚了一,主要是因为使者走得路,一时误判了方向,多走了八十里。等他感到下相大营的时候,已经是破城后的第三日了。

  消息传到军中,诸将初闻下相已破,意外之间也感到几分喜悦。但令人奇怪的是,等元帅关羽细读战报时,面孔上竟浮现出些许阴云来。

  关羽唤来使者,对他问道:“战报所言,可句句是真?”

  使者不敢隐瞒,当即回道:“这是司马将军亲自手书,绝无虚假。”

  关羽顿感愤怒,他自胡床立起身躯,顿如高山耸立,而后对使者斥责道:“自先帝掌权以来数十载,虽不无过失,但从无残戮之举。司马仲达杀俘掠民,更着京观,大坏我王师之风,更置我军法何在?”诸将这才知晓,原来司马懿在下相独自行事,城中除了汉军外,已经没有其余活人了。

  但事已至此,司马懿远在两百里外,并无人能够节制,加之又处在战局的要害之地,是断然不能处置的。杨秋见关羽面露不虞之色,担心他闹出矛盾,立马低声劝谏道:“此战主在陛下,而司马仲达乃是陛下红人,眼下又立了功,元帅能拿他如何?还是把此事上报陛下,先关心眼前的战事吧!”言语到关羽痛处,他唯有长久叹息,连夜向睢阳禀告此事,并请求以郭淮撤换司马懿。

  到邻二日,司马懿斩首袁熙的战报准时传来。袁熙是国家大敌,占据徐州十余年,如今竟被司马懿以六千余众一举摧破,全军一片欢腾。许多将领都夸赞:“司马仲达真是世之奇才,用兵设谋,随心所欲,真有韩信之风啊。”而到帘晚,睢阳的子又发来诏书:“下未平,国思良将。司马懿虽违军纪,但举止无私,忠心可嘉,罚之寒三军之心,望叔父专心战事,此事勿要再提!”

  刘燮的意见是如此坚定,关羽也无可奈何。不过从另一方面来,他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的才华。随着他占领下相,斩首袁熙,泗水与淮水间的联系已被汉军扼断,淮南淮北不能用水路交通。而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