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桥瑁传檄天下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另一边袁绍经历,他逃回汝南后,主动做示弱状,只回到汝阳老家一日,便随即南下,整日游荡于淮水、大别山之间。当年他为父母守孝六年,与天下贤士所结交,又阴养死士数千人,此时他们听闻袁绍逃离雒阳的消息,都说道:袁君日夜为朝政奔走,尽心竭力,都在天下眼中,董卓何许人也?竟敢窃位乱政,这正是袁君需要我等的时候。于是不少人装运财货,搬家迁仆地去追随袁绍。袁绍虽是做隐居山中,可居所往来成群,出行成伍的做派,便是三公也有所不及。

  董卓对此也心有提防,下令让汝南官僚日日汇报袁绍行迹。但汝南官吏们世受袁门恩德,不敢反抗董卓,却也心向袁绍,私下里串通一气,再回报董卓说:袁绍隐居山林之间,而诸门不敢稍近,其茕茕终日,行单只影,几日以来,神销骨立。董卓这才放下警惕,听从伍琼周毖的建议。

  等荀谌手捧诏令,前来汝南传信时,袁绍早已得知结果,身出大别山而入召陵县,公然率众进入召陵陈氏院群中,与陈温商量起兵诸事宜。召陵陈氏与汝阳袁氏是世交,两家从安帝时期便共同进退,只是二十四年前,族长陈翔身为八俊,却受党锢罢官,召陵陈氏因此日渐没落,声势大不如前。

  陈温因家声单薄,对起兵一事颇有犹豫,他反问袁绍说:“如今董卓尚未失政,又坐拥天子,占据关中京畿,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等行事如此仓促,如何能言必胜呢?不若再稍等时日,积蓄力量,趁其丧尽民心,再起兵攻伐吧。”

  袁绍胡坐在马扎上,他历经政变的挫折后,行事更为内敛,性情也更为成熟,他看窗外秋风萧瑟,口中语气倒是寻常,他对陈温说:“如今董卓仓促废立,便是我等最好的大义,如若此时不举兵,坐视天子丧尊辱德,想要再夺回大权,又能以何种名义号令天下?何况董卓所赖,不过关中一隅而已,北部又有陈庭坚为腹心之患,我等占据河北后,借幽燕之精骑,效仿光武入关故事,平复祸患不过弹指耳,元悌你勿要有疑虑。”

  这时荀谌持诏书前来,将董卓对党人的任命宣读给袁绍与陈温听,陈温下跪接受诏书,又收下扬州刺史的印绶,回首看袁绍的笑容,整个人仿佛生活在幻梦中。袁绍单手翻动手中印信,再对陈温笑说:“董卓故作宽仁,却不晓政事,如今他幕府内外,全都心向于我,起兵讨伐时董卓猝不及防,一举攻入雒阳,实是必成之事,元悌你现下可有信心?”

  如此一来,袁绍既有了人和,又有了天时,纵使不能成事,也不至于大败,陈温再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应允袁绍起兵之事,只是他沉思补充说:“本初你既有把握,那我又岂敢不从命呢?只是起兵进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