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0章 真风水学:季风与洋流_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止,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朱高炽沉默了一阵子,抬头看向众人。

  朱高炽的表情严肃起来,沉声问道:“那时候,若是儿孙到了地下,我恐怕无法原谅自己今天的视而不见。”

  “殿下稍安勿躁。”夏原吉立刻劝慰道,“臣刚才提过了,这种事,需要慢慢筹划,即便是这是姜师的讲的,我们也是要回去翻史书、查资料,然后召集有识之士,共同论证是否是正确的。”

  “这件事,我亲自来做。”

  朱高炽点点头,他说道:“我会让内阁的几位学士详细查阅过去所有朝代的历史典籍,看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在史书上的记载和姜先生说的是否相符。”

  朱高煦看着地上的那副简易的文字地图,还是有些费解。

  秉持着“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铁憨憨开口说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姜先生,刚才您说的‘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概念俺知道了,但是原理其实并没有听懂,只是一知半解。”

  朱高煦指着地图上陇西-河套-山西-河北这一线说道:“刚才您说,这里有个什么.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俺对您说的没概念,您说的四百毫米,到底是多高?”

  姜星火略一思量,明朝的营造尺等于现代的32厘米,四百毫米就是0.4米,也就是一又四分之一尺。

  “一又四分之一尺。”

  朱高煦用手略微比量了一下,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每年,就下这么多点的水吗?是不是有些太少了,恐怕膝盖都没不过吧?”

  “确实不多。”姜星火承认,“但这就是长城一线一年的降水总量。”

  姜星火问道:“你仔细想想,除了毛毛春雨,夏天的几场雷阵雨,北方的降雨,是不是主要依靠秋雨?若是这般想来,你觉得一年的水,能累积多高?”

  这么一说,朱高煦大略想通了。

  朱高煦还是有疑问,他说道:“那光靠这点雨水,就够农业耕地灌溉的吗?”

  姜星火笑道:“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些雨水,并非是按落到耕田上算,而是整个平原地面为基础,累积的降雨量高度.因此,绝大部分的雨水都会流入河流、湖泊、地下水,换了一种方式储存起来,等到农人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从这些储水的地方抽取出来。”

  “事实上,一又四分之一尺的降水量线,不仅是农耕和游牧的降水量分界线,也是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界限。”

  李景隆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也就是说,长城的修筑位置跟降水线的重合,其实不是巧合,就是为了保护耕地?”

  “俺觉得不对。”朱高煦反驳道:“从军事上来说,长城只能建在山上,肯定不能建在平原上,跟你说的应该关系不大。”

  听到朱高煦的话语,李景隆一时也有些不确定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