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9 章 第 19 章_窈窕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临京和金陵流行的江南小调用的多是吴语,外人听着觉得好听,很多时候却不明其意,只能凑个趣。

  这种新唱腔保留了江南小调的清丽,唱的时候又改用咬字清圆的中州韵,这边让当初虽南朝廷迁往临京的达官贵人也能直接感受唱词的美。

  韩端这一针见血的点评立刻让徐昭明把他引为知己,本还要再大谈特谈,他哥却悄悄拉了他一把。

  徐昭明忙转头看去,冷不丁对上他祖父凶横的目光。

  他知道自己一聊起这方面的事来又进入忘我状态,当即乖乖地闭了嘴,免得回头他祖父又把他关禁闭。

  徐昭明蔫耷耷地坐在一边听他祖父和韩端寒暄,心里十分同情年纪轻轻就要独自面对自己这些迎来送往之事的韩端。

  见天和他祖父这样的老头子聊来聊去,有什么趣味可言!

  另一边,千金楼已经很有年味,盛景意正在指挥穆大郎贴柳三娘写的春联。

  以前春联叫“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通常只有达官贵人家能用,随着造纸之法日益改进,纸质春联渐渐代替了桃符,哪怕是寻常百姓家过年时也会想办法弄一副来凑趣。

  秦淮河畔的秦楼楚馆如今也算得上是风雅之地,每家花楼都会贴出有自己特色的春联,有些是文人雅客所赠,有些是书法极佳的楼里姑娘展露一把才艺,反正光是赏玩那一副副妙趣横生的春联就是一桩乐事。

  别家的都是巧妙地夸夸自己的花楼、祈求一下来年一举夺魁,千金楼就比较淳朴了,写的完全是平安喜乐之类的,只求明年别再有那么多波折。

  贴完门口的春联,盛景意又满楼跑来跑去,不是指挥人贴窗花就是指挥人挂灯笼,上上下下忙活一通,额上都渗出了一层薄汗。

  到夜里吃过饺子,盛景意先收到了三个娘包的大红封,而后玲珑、含玉也给她塞了一个,接着楼里上了年纪的仆妇也都给了她压岁钱,还说什么“钱不多,意思意思”。

  盛景意眉开眼笑,一整晚眼睛都喜得弯弯的。

  满楼人一起守夜到子时,外头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除夕夜惯有的接财神活动,据说谁家的鞭炮响得最早、声音最响,财神就会到谁家里安家。

  盛景意以前很少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毕竟过年是各种电视台开晚会的日子,她不管是去当陪衬也好、有单独的节目也好,都会被塞去排练以及上台演出,这么好的露脸机会和捞钱机会,她父母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的。

  那种万众瞩目的日子,她已经过了许多年。

  这一次,她只想和三个娘一起守着千金楼过日子,并不想成为太引人注目的存在,在背后出出主意、搞搞策划,也算是延续了她当初的一部分心愿。

  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女人能上的大学,她继续进修的愿望恐怕没

  请收藏:https://m.bq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